關於馬來熊,您了解多少?

馬來熊常識

保護現狀 :易危
學名         :Helarctos malayanus
身長         :120 – 150公分
體重         :20 – 70公斤
棲息地     :熱帶低濕林地區,東南亞(熱帶雨林)
食性       :雜食
產子數量 :一胎一只
壽命         :約30年


馬來熊(Helarctos malayanus)是全世界8種熊科動物中體型最小、最愛在樹上棲息,也是最少被研究的熊。它是繼熊貓之後第二種稀有的熊科動物。
 
馬來熊之所以稱為「太陽熊」(英文名為Sun Bear),那是因為它們的胸斑看起來猶如日出時太陽還躲在山後時所照射出來的陽光。而所有的馬來熊皆擁有獨一無二的胸斑。

在馬來文裡,馬來熊被稱之為「Beruang Madu」,意為「蜜糖熊」,這是因為它們性喜吃蜂蜜!馬來熊擁有約20-25公分長的舌頭,其功能是使它們能夠輕易地取食蜂蜜,白蟻等食物。
 
馬來熊出沒於東南亞的熱帶低濕林地區;它們不會冬眠,但喜歡在樹上築巢。它們是雜食性動物,主食為:果實、無脊椎動物、蜂蜜等。

馬來熊是全世界體型最小的熊類

馬來熊擁有非常長的舌頭

馬來熊為其他野生動物,如:犀鳥「建巢」


為什麼馬來熊很重要?

馬來熊的存在對於整個生態環境是舉足輕重的,因為它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種子播遷者
在野外,馬來熊會食取各式各樣的果實,如:野生榴蓮,紅毛丹,無花果等在食取的過程中,它們會把果實的種子也一併吞下,而這些未經消化的種子會透過它們排泄糞便的時候排出體外;這樣的過程稱之為「種子播遷」,這樣能夠使種子遠離母樹,並能夠減低種子與母樹之間的生長競爭,大大提高種子生存的機率。
 
森林工程師
馬來熊是個非常出色的攀爬高手它們上樹除了為了要歇息,築巢和躲開天敵之外,其中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尋找它們最愛的食物——蜂蜜;強而尖銳的爪子和犬齒是馬來熊撥開樹幹及獲取蜂蜜的重要工具;而被馬來熊挖空的蜂巢會在樹上形成一個空穴,這些空穴會被犀鳥或飛鼠用來建巢居住。
 
森林醫生
白蟻是一種會覓食於朽木或健康的樹木的昆蟲,它們會在樹上築巢,因此會逐漸腐蝕和破壞它們所寄住的那棵樹,進而導致樹木死亡。白蟻是馬來熊喜愛的食物之一,當它們尋找到白蟻窩時,它們會使用長長的舌頭和爪子破壞白蟻窩以取食。而馬來熊食取白蟻的這個習性能夠有效控制白蟻族群的數量,為森林的健康做出一份保障與貢獻。
 
森林農夫
馬來熊也吃無脊椎動物(如:馬陸、蚯蚓、甲蟲幼蟲、白蟻等),它們會為了尋找這些食物而挖掘泥土。這個過程有助於將養分豐富與貧瘠的土壤混合在一起,促進了森林裡的養分循環。馬來熊這個糅合土壤養分的行為就像農夫在種植之前翻土的動作一樣,起了相同的作用。

森林砍伐造成馬來熊失去了家園


馬來熊面臨的威脅

由於馬來熊仍是鮮少被研究的物種,因此我們沒有確實的數據能夠證明生活在野外的馬來熊的準確數量;然而,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种红色名錄」(IUCN)所提出的相關資訊,相信在過去的30年中它們的數量下降了30巴仙。而導致馬來熊數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為:
 
棲息地慘遭破壞 – 馬來熊與大部分的野生動物一樣,森林大幅減少使它們的數量也隨著下跌。而造成婆羅洲的森林減少的原因無非是因為盛產棕櫚油的關係,大部分的森林面積被砍伐已發展油棕園計畫。不僅如此,非法砍伐森林和人為的火災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蘇門答臘和婆羅洲,大規模地將森林轉換成種植油棕樹和其他經濟作物的速度每年以1000平方公里進行。

非法捕獵活動的盛行 – 基於傳統中醫和野味的高度需求,取得馬來熊的熊膽和熊掌正是被大量捕捉的原因之一。在中國和越南,取熊膽的人通常會在馬來熊還活著的時候用管子插進膽囊以吸出膽汁。而這樣的做法會讓馬來熊的壽命大幅降低。捕殺馬來熊屬非法行為,但依舊盛行。
 
非法圈養 – 馬來熊是全世界體型最小的熊類,幼崽特別可愛;而這也是人們想要把它們當作寵物圈養的原因之一。通常獵人若要取得馬來熊幼崽,他們會把母熊給殺掉;而小熊悲慘的命運便開始了,它們會被關在狹窄的鐵籠子裡,也不會給予它們適當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