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 by Yvonne Chong Yee Wen, Chiew Lin May & Seng Yen Wah
The Bornean Sun Bear is scientifically known as Helarctos Malayanus. It is the smallest species of bear found in the tropical forest habitats of Southeast Asia. Characteristics of sun bears include its long tongue (which is used to extract honey and insects) and a chest marking, unique to every sun bear.
Sun bears are opportunistic omnivores that feed mainly on termites, insects, larvae and a large variety of fruit species. Sun bears have several different roles within the forest, which provide many benefits to tropical ecosystems.
Sun bears are now facing the threats of commercial hunting and poaching, habitat loss, and being illegally kept as a pet. They belong in the wild. Please spread the word and protect the sun bear!
馬來熊的特征
馬來熊的自衛方法
馬來熊的聽覺與嗅覺特別靈敏,當它們感受到有威脅時,會用後腿站立,這是一種向對方發出警告和自衛的舉動;馬來熊又叫做狗熊,這是因為它吠聲如狗,當它們感受到威脅或不高興時,會發出像狗吠般的咆哮怒吼聲。
對於每一隻野生動物而言,自我防衛與保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與其他的熊類如大熊貓相比,馬來熊的動作較為靈敏和快速。
馬來熊的爪子和尖銳的犬齒是它們最好的自我保護工具。它們的頸部有一圈非常厚而鬆弛的皮膚,這能夠使它們在打架時、被其他動物攻擊時或被獵人徒手抓住時,能夠及時扯起鬆弛的皮膚,鬆開和及時逃走,抑或反咬對方;而鋒利的爪子能幫助它迅速地爬上樹上閃避攻擊。
馬來熊繁殖習性與成長過程
馬來熊並沒有固定的交配季節,雌熊平均懷孕期為96天左右,大部分一胎只產一隻幼崽,生產雙胞胎或多隻的情況是極少的。在野外生活的雌熊通常會尋找大樹洞或已空心的大木頭為它繁殖的窩;剛出世的幼崽體型是非常小的,無毛、無牙,甚至是無視覺與嗅覺的,但胸前的胸斑卻清晰可見。
幼熊需要花上2、3年的時間從母熊身上學習生活技能,如:覓食、爬樹、如何自衛等。因此,在幼熊還未學成前必須依賴母熊的照顧才能生存,它們需要母熊餵食和保護。
而邁入成熟期的熊,它們會開始離開母熊獨立生活,並建立起自己的家園。雄性的馬來熊在森林的活動範圍約15平方公里,而雌性的馬來熊活動範圍是5平方公里。當馬來熊進入性成熟期時,就會在交配期間尋找交配對象,其餘時間都是獨立生活,爬樹、覓食和築巢。
馬來熊的食性
在野外,水果成了馬來熊的主食之一,如:野生榴蓮、香蕉、椰子、紅毛丹、蓮心果(Langsat)、香波羅(Tarap)等。但其實以上大部分的水果皆屬季節性的,因此常年結果的無花果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成了馬來熊主要食物之一。
馬來熊的角色
馬來熊體型雖小,但卻在森林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壹)種子播遷者
因此,馬來熊扮演了提升各種樹木生長率的重要角色。
(貳)森林工程師
(叁)森林醫生
白蟻也是馬來熊喜愛的食物之一,當它們尋找到白蟻窩時,它們會使用長長的舌頭和爪子破壞白蟻窩以取食。馬來熊通過食取白蟻的這個習性有效地控制白蟻族群的數量,為森林的健康做出了一份保障與貢獻。
(肆)森林農夫
除了水果和蜂蜜以外,馬來熊還喜好吃無脊椎動物,例如:蚯蚓、幼蟲、扁背馬陸、球狀馬陸等。馬來熊會翻動和挖掘泥土以尋找這些食物,而這樣的過程能夠將貧瘠的土壤和營養豐富的養分混合在一起,促進了森林裡的養分循環。
(壹)家園慘遭破壞
然而,如今大部分的森林已被過度伐木和發展農業活動,如:油棕園、橡膠園等給取代了;如此過度的發展其實已經嚴重影響和破壞了馬來熊的棲息地。如果無法阻止森林過度發展和砍伐的浩劫,馬來熊將會面臨絕種的危機。
(貳)盜獵活動盛行
您可知道在婆羅洲獵殺或盜獵馬來熊已經被列為非法的活動?
在1997年沙巴野生動物保護憲法之下,馬來熊已屬「完全受保護」品種(Totally Protected Species),凡觸法者,即盜獵、獵殺、販賣、飼養以及擁有有關馬來熊產製品的人將會面臨10萬馬幣罰款或被判10年徒刑,或兩者兼施。
但不幸的是,儘管馬來熊已得到憲法的保護,但獵殺馬來熊的活動卻依舊盛行至今。他們捕殺馬來熊絕大部分是為了取得它那能被製成傳統藥物,俗稱能醫百病的熊膽與膽汁;而為了獲取被稱之為尚品佳餚的熊掌也是他們捕殺馬來熊的主要原因之一。
(叁)被當寵物飼養
儘管馬來熊是熊科裡體型最小的熊類,但它的力氣、尖銳的牙齒和爪子可是不容忽視的!當幼熊成年後,它將會成為具有攻擊性的馬來熊。許多飼養馬來熊的飼主常常會認為年長的馬來熊具有危險性,會給他們帶來威脅,因此會把它們常年關在鐵籠子裡,甚至會使用非常粗重的鐵鏈套在它們的頸項,以防止它們攻擊自己。
但馬來熊真的適合被飼養在籠子裡嗎?
一般的獵人在野外捕捉幼熊作為寵物時,他們就必須先把母熊給射殺。在森林裡,幼熊其實需要花上2、3年的時間從母熊身上學習生活技能,可是獵人把它們從母熊身邊帶離當做寵物飼養時,幼熊就失去向母熊學習的機會,導致不能獨立生活。而且絕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馬來熊的習性,因此在這樣的因素下,在不恰當的飼養方式中生活的馬來熊,都過著糟糕的生活,也就是說,它們沒有能力在野外森林裡生存,無法做隻真正的馬來熊了!
請記住,森林才是馬來熊的家,而不是那個冷冰無情的銅鐵籠子!